• 首页
  • 广西彩票中心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广西彩票中心 > 新闻动态 > 程序员用AI工具工作效率提升60%,但背后挑战不容小觑

    程序员用AI工具工作效率提升60%,但背后挑战不容小觑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5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72

    程序员这几年,日子不好过。

    老板恨不得你一天写八百行代码,最好还能顺便把服务器维护了,代码上线了,Bug 都解决了。

    AI 辅助编程的风刮了这么久,从 Copilot 到 Cursor,工具是越来越花哨,功能是越来越唬人。

    现在好了,又冒出来个 “Code Agent”,说是能让 AI 自己思考,自己干完活。

   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科幻?

    以前的 AI 编程,就像是给你配了个高级计算器,算得快,但你得告诉它 1+1 等于几。

    现在的 Code Agent,官方说法是,它能自己理解需求,自己拆解任务,自己调用工具,最后给你交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
    这种“Agentic 模式”,和之前的 AI 编程能力,区别在哪?

    想象一下,以前你让 AI 帮你改一段代码,得先告诉它:“找到这个文件,找到这行代码,把这个变量改成这个值。” 现在呢?

    你只需要说:“把这个功能的 Bug 修复一下。” 然后 Code Agent 就自己去找文件,自己找代码,自己改 Bug 了。

    这就像什么?

    以前你雇了个实习生,啥都要你手把手教,现在你雇了个高级顾问,你只需要告诉他目标,他自己会搞定一切。

    但问题来了,这玩意儿真的这么神?

    祝海林,开源中国的老朋友,也是 Auto-Coder 的作者,他把这个技术发展,比作 Web 革命和移动 APP 时代。

    他说,AI 辅助编程,是大模型技术第一个真正能落地的场景,也是真正能赚到钱的。

    这话听着挺诱人,但技术这玩意儿,永远不是完美的。

    现在市面上的 AI 辅助编程,主要有两种玩法。

    一种是 “普通编辑模式”,就是按照预设的流程,一步一步地执行。

    另一种是 “Agentic 模式”,就是让大模型自己做决定。

    普通编辑模式,就像是一个熟练的工人,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。

    Agentic 模式,就像是一个有经验的领导,自己制定计划,自己分配任务。

    那么,选哪个?

    这得看情况。

    如果你对项目很熟悉,需求也很明确,那就选普通编辑模式,速度快,成本低。

    如果你对项目不太熟悉,需求也很复杂,那就选 Agentic 模式,让 AI 帮你理清思路。

    记住:AI 辅助编程,不是万能的。

    成本是个大问题。

    现在最好的编码模型,Sonnet 3.7,价格不便宜。

    如果一次编程需求,人工完成需要半小时到一小时,用 Sonnet 3.7,成本大概在 0.6 到 2 美金之间。

    但这只是理想状态,如果 AI 生成的代码有 Bug,需要重试,成本可能翻倍。

    还有工具调用模式,也分两种。

    一种是调用 “原子性工具”,就是一些简单的函数,比如读取文件,验证代码。

    另一种是调用 “智能工具”,比如 Auto-Coder 里的 coding Agent 和 chat Agent,一个负责编码,一个负责设计。

    这就像什么?

    以前你只有一把螺丝刀,啥都要自己动手。

    现在你有了各种各样的工具,还有专门的设计师帮你出主意。

    但工具多了,也未必是好事。

    大模型可能会挑花眼,不知道该用哪个工具。

    而且,不同的工具,质量参差不齐,就像插件一样,有些好用,有些不好用。

    所以,选择工具,也要慎重。

    现在很多宣传,都在说 AI Agent 能快速实现项目,比如一分钟内完成一个游戏的设计。

    这听起来很美好,但现实是残酷的。

    全球 99% 的程序员,主要是在迭代现有项目。

    这才是真正考验 AI 辅助编程工具的场景。

    Gemini 2.5 pro 在新项目开发上表现出色,但在老项目的修改上,能力就明显偏弱。

    反而是 Sonnet 的 3.5、3.7 版本模型,在处理老项目时表现更强。

    所以,判断一个 AI 辅助编程工具是否真正实用,核心在于它对老项目的支持能力。

    这其中涉及很多挑战。

    比如,大模型都有处理窗口的限制,有些项目的文件太大,超过了 64K tokens,大模型就无法直接处理。

    还有,用户的需求可能涉及多个文件,比如一次重构可能涉及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文件,这显然超出了大模型的处理窗口。

    Auto-Coder 针对超大单一文件,设计了一套方案:滑动、抽取、合并。

    这就像什么?

    你有一张超长的图片,大模型无法一次性查看整个图片的,每次只能查看一个窗口,然后逐步滑动窗口来定位。

    这操作相当于,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无数个小问题,逐个击破。

    记住:AI 辅助编程,不是用来炫技的,而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。

    祝海林说,AI 辅助编程工具面临的最大挑战,并非之前提到的那些问题,而是大模型本身不具备记忆能力。

    这就像什么?

    你和一个 AI 程序员合作开发了一个项目,迭代了 1000 次,但每次新建一个会话后,对于 AI 来说,都相当于第一次接触这个项目。

    所有“记忆” 都局限于当前窗口。你必须将相关信息放入窗口,模型阅读后才能理解。

    现在,真正需要实现的功能是,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,模型对项目越来越理解、越来越熟悉。

    就像人类一样,在持续迭代过程中,脑海中会自然形成项目结构、文件功能及修改需求的条件反射。

    这才是 AI 辅助编程的终极目标。

    所以说,程序员的日子,虽然不好过,但也不用太悲观。

    AI 辅助编程,不是要取代你,而是要帮助你。

    关键在于,你要学会如何利用这些工具,提高自己的效率。

    人真的是太难了,要不断学习新东西,才能不被时代抛弃。

    简直就是打怪升级的终极形态。



    相关资讯